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造价咨询审计作为保障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其技术应用与实施方法在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以XX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为例,探讨工程造价咨询审计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精细化管理实践。
一、技术原理与应用
工程造价咨询审计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咨询和审计的一种管理方法。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预算编制与审查:根据设计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编制项目投资估算和概算,并对预算进行审查,确保预算合理、准确。
-
造价监控: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进行动态监控,确保造价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
争议解决:对工程变更、索赔等问题进行评估和解决,维护各方利益。
-
工程结算与审计:对竣工结算进行审计,确保结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实施步骤与具体方法
-
预算编制与审查:根据设计文件和工程量清单,采用定额计价法编制投资估算和概算。审查时,重点核实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施工机械台班费等关键参数。
-
造价监控:采用造价信息系统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监控,实时掌握造价变化情况。对于超出预算的部分,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
争议解决:对于工程变更、索赔等问题,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评估。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
工程结算与审计:竣工结算完成后,组织有关专家对结算资料进行审查,确保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三、案例分析
XX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全长29.5公里,总投资约100亿元。在工程造价咨询审计过程中,项目组采取以下措施:
-
严格审查设计文件,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
利用造价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将实际造价与预算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偏差。
-
对于工程变更、索赔等问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和解决。
-
组织专家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查,确保结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四、总结
工程造价咨询审计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精细化管理实践,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的研究,可以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应不断优化和完善工程造价咨询审计的技术应用与实施方法,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B 50253-2018)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GB/T 50848-20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办法》(建标〔201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