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造价咨询审计服务公司在工程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精准的成本控制,有效保障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将以某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为例,深入探讨造价咨询审计服务公司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方法。
一、技术原理与应用方法
造价咨询审计服务公司通过以下技术原理和方法,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
-
成本预测与预算编制: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等因素,结合国家相关造价管理规范和标准,对项目成本进行预测和预算编制。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范》(GB 50857-2013)规定,成本预算应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利润等。
-
成本监控与控制:通过定期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监控,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偏差并提出调整措施。成本监控应涵盖人力、材料、机械、管理等多个方面。
-
风险评估与防范:识别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分析其对成本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防范与管理规范》(GB/T 50319-2013)提出,施工合同风险管理应包括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全过程。
-
成本优化与调整: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实际工程案例
某大型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咨询审计服务公司通过以下措施保障了成本管理:
-
成本预算编制: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了详细的成本预算。预算包括人力、材料、机械、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
成本监控与控制:设立专门的项目成本监控小组,定期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
风险评估与防范:对工程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通过采购谈判、市场调研等手段降低成本。
-
成本优化与调整: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对施工方案、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降低工程成本。
三、技术参数与实施方法
-
成本预算编制:依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范》(GB 50857-2013)要求,预算编制包括以下参数:工程量清单、分部分项工程单价、人工、材料、机械费等。
-
成本监控与控制: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防范与管理规范》(GB/T 50319-2013)中提到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防范。
-
风险评估与防范: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四、总结与展望
造价咨询审计服务公司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上述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有效降低了工程项目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未来,随着造价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造价咨询审计服务将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